收藏 | 强基计划从哪来?是什么?一文带你读懂“强基”(含36所高校2021招生简章)

导读\\今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第二年,作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径之一,强基计划能够增大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广大家长与学子的特别关注那么,强基计划是什么?它出



导读:

今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第二年,作为高考特招的主要途径之一,强基计划能够增大考生进入名校的录取成功率,受到了广大家长与学子的特别关注。

那么,强基计划是什么?它出自何处?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又有怎样的区别呢?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Part 1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即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专业方向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各试点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截至2021年,开展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共36所。





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序号
院校名称
点击查看
1
北京大学 招生简章
2
清华大学 招生简章
3
旦大学 招生简章
4
上海交通大学 招生简章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招生简章
6
浙江大学 招生简章
7
南京大学 招生简章
8
中国人民大学 招生简章
9
武汉大学 招生简章
10
东南大学 招生简章
11
中山大学 招生简章
12
天津大学 招生简章
13
西安交通大学 招生简章
14
北京理工大学 招生简章
15
华中科技大学 招生简章
16 厦门大学 招生简章
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招生简章
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招生简章
19
南开大学 招生简章
20
同济大学 招生简章
21
华东师范大学 招生简章
22
中国农业大学 招生简章
23
北京师范大学 招生简章
24
中央民族大学 招生简章
25 大连理工大学 招生简章
26
吉林大学 招生简章
27
山东大学 招生简章
28
中国海洋大学 招生简章
29
中南大学 招生简章
30
华南理工大学 招生简章
31
四川大学 招生简章
32 重庆大学 招生简章
33
电子科技大学 招生简章
34
西北工业大学 招生简章
35 兰州大学 招生简章
36
国防科技大学 招生简章




Part2

强基计划的来历

近年来,自主招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包括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加以解决。


2020年1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制定的意见。


Part 3

强基计划的特点

选拔定位

强基计划注重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重视高考成绩

强基计划规定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得低于85%。强基计划出台之后,公众首先想到的教育公平,强调高考分数的重要性,让竞赛生不再有特别的优势,各高校也少了自主把控的空间,相应地自主招生过程中的各种乱象也可以有效避免。


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入围校考的依据

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双向选择

强基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双向选择,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对人才进行选拔,考生也可以结合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合考虑。


培养模式

招生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Part 4

哪些考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高一高二阶段

第一,对于自身的兴趣有比较精准的把握和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样的考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能够在入学以后认同自己的专业,并且利用好相关的资源,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在某个学科有非常大的优势。

虽然相对于自主招生来说,强基计划对学科竞赛等录取方式的重视程度下降,机会也减少,但是在某学科有拔尖的学业表现的同学,还是会在高校招生的过程当中受到青睐,比较有机会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就读,并且就读后也会比较有优势。


第三,拥有相对清晰的目标和理想,且有志于从事强基计划所强调的相关专业学术研究。

从强基计划的整体选拔和培养模式看,考生能够在学术研究领域获得更多资源,积累更多优势,需要在今后为国家重要发展领域作出贡献,这需要能够长期坚持在自己所选择的方向上。

偏好从事业界的工作,偏好进入私企等单位的考生需要更谨慎考虑。


高三阶段

第一,成绩优秀、突出的考生。

第二,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

第三,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竞赛中金牌或银牌奖项的考生。

第四,未来已有明确相关规划的考生。

第五,立志投身科研,打算本硕博连读的考生。

第六,冲刺名校但是成绩可能难达到投档线的考生。


总的来说,强基计划更加侧重于「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参与任何一项招生选拔计划,绝对不能仅参考自身的优势,或者仅参考学校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双方是否契合,自己能否在这个项目中得到长足的、有效率的发展,契合比优秀更重要,热爱比拔尖更重要。


Part 5

如何报名参加强基计划?

3、4月,高校陆续公布招生简章;


4月至4月底,考生网上报名;


6月,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6月25日前,各省(区、市)提供高考成绩;


6月26日前,高校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


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


7月5日前,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